当互联网圈还在追随大数据和VR(虚拟现实)脚步的时候,谁能想到大数据、虚拟技术这些带着新潮噱头的元素早就是一向“老成持重”的央视《新闻联播》玩剩下的。在今年“一带一路”专题节目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实景现场虚拟, 主播欧阳夏丹通过独特的数据解读和视觉穿越带来了央视范儿的新闻创新。而对于《新闻联播》,除了政策指向和强势覆盖,其实它还有更多。
你不知道的《新闻联播》:先有《新闻联播》后有央视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这个名字正式启用。三个半月之后,也就是1978年4月18日,据当时中央广播事业局办公室下发的第001号文件,北京电视台才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对外简称“CCTV”。
据了解,当时,《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享有专用审看间的节目。每天下午,分管新闻的副台长和新闻中心主任要在这里审看当天待播的样片。一位多次送审样片的资深记者这样描述审看间里的场景:“沙发中间的茶几上有两部引人注目的电话,其中一部是可以直通中南海的红机。”
众所周知,中国新闻的良心与品格是通过《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等央视新闻标杆节目得以铸造与彰显的。开播至今近四十年来,《新闻联播》一直是见证在中国经济腾飞与社会进步的一面明鉴,在大国崛起的进程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
从《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到《“毒奶粉”流出的背后》,从“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到“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行”,《焦点访谈》从创办之初便在众多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一系列导向正确、监督力度大的单体和系列节目保证了栏目在收视率、收视排名等指标上始终名列前茅,保持了强势的影响力。
群体记忆、家国情怀 你我最熟悉的“黄金一小时” 从最初播音员背后屏幕一块窄窄的白底蓝字标牌到现在特效转出铺满全屏的蓝底黄字;从一座广播电视发射塔的图标到转动的地球仪;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配音解说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新闻“穿越”,《新闻联播》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
对于很多国人来说,当17秒的《新闻联播》片头曲响起,就如同站在天安门前看到国旗升起,是属于一代人的群体记忆,也是心中无法抹去的家国情怀。而由《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和《焦点访谈》串联的“黄金一小时”不仅造就了电视传播的黄金时代,也见证了近四十年间中国社会深刻的历史变革和大国崛起的过程。
在大正市场研究公司做的针对“黄金一小时”调研中,当被问到“为什么看《新闻联播》时”,观众张新说,“我认为《新闻联播》代表我们国家,就跟国旗似的。看《新闻联播》就像吃饭一样,或者是每周一早晨去参加公司的例会一样。”每天晚上七点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在成为国人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成为几代国人内心深处潜在的文化基因。观众尤慧莹说:“我爸爸年轻的时候就看,看了30多年了。我也从小就看的,然后觉得它的片头曲几十年不变的,记得那段音乐,对主持人印象也很深。觉得中央领导人主要靠《新闻联播》给我们传达信息,我爸爸就经常看着看着说领导又有什么想法了。”
央视新闻派的无敌传播力、权威公信力与巨大社会影响力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超高含金量的经济价值。自1995年起,《新闻联播》之后的广告时间也成为了中国电视广告市场中最稀缺同时也是最具价值的广告时段。而后每一年,谁能在11月18日央视黄金资源招标会上拔得头筹,都会成为中国传媒界的头条新闻。不仅如此,每一年央视招标盛事所透露出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号、信心与走势,都被赋予了超出其经济行为本身的意义,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缔造的“黄金一小时”不仅以其广泛覆盖率和强势资源真实记录着正在进行的社会变革,也通过与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带来更为全面深刻的影响力。“海采”话题“你幸福吗?”、“家风是什么?”以及“你想为谁点赞?”在扣紧时代主线的同时,通过微博话题发酵等新媒体互动手段,更亲切深刻地反映了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
技术创新、惊艳转身 不一样的新闻“穿越” 2014年春节,央视综合频道的《晚间新闻》第一次推出大数据新闻《据说春运》,这是后期部门第一次吃螃蟹。于是,用主持人欧阳夏丹的话说,大数据变成了改造主题报道的“穿山甲”。然而如何把抽象的大数据具象化,这就需要虚拟技术的配合。对于传统电视而言,这是不小的一步。首先,便在于让电视人摆脱了对现场的依赖。第一次,欧阳夏丹在演播室里凭空“拈来”一个牛油果。
今年,这种尝试首次应用到了《新闻联播》中。节目通过整合多方信息源,挖掘和提炼出隐藏在海量数据里地关联本质,让沉默的数据说话。同时,使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数据示意图时代带入真实数据轨迹呈现的空间。数据可视化的一系列创新,使得《数说命运共同体》首次准确、客观的描摹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重要数据分布情况。
另外,《新闻联播》“一带一路”专题中最大的亮点便是主播欧阳夏丹的视觉穿越。所谓穿越就是在实景现场做虚拟,而不是让主播在一块蓝布前煞有介事地指点江山。通过最新的视频技术,让新闻主播欧阳夏丹走出演播室,实现瞬间在不同国家间的“穿越”。主持人“移步换景”,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民生百态。
从中国杭州的跨境电商实验区到泰国曼谷的乳胶枕工厂,欧阳夏丹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场景中瞬间位移。从“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应用到后期使用大量电影特效技术手段,实现了主持人冲破时空壁垒,一步“穿越”的神奇。
不管是对严肃新闻内容的坚持,还是表现形式的不断创新,在央视综合频道新闻编辑部(原《新闻联播》编辑部)主任李风看来,作为一档新闻节目,《新闻联播》想要捕捉的是这个时代到底需要什么东西。从贴近群众、贴近民生到共筑中国梦,有志、有才、有情怀才能引领一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