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日前,由郑恺、刘诗诗主演的电视剧《那年青春我们正好》正在热映中,没想到该剧一经播出,便立即引发网友热议。女一号刘诗诗的戏份竟被剪到每集只有几分钟,戏份甚至不如女二多,为此不少刘诗诗的粉丝纷纷在微博留言“声讨”该剧。
    (解说)刘诗诗先前在宣传该戏时,就曾透露曾连续拍了40小时没休息,甚至因此舌头长水泡,不能正常饮食。看似拍摄量大,没想播出后一集只出现几分钟,刘诗诗遭调侃“主演变临演”。
    (解说)对此,中新网记者电话采访了该剧女二号种丹妮,她表示出现这种情况是剧情的安排,自己的戏份在这几集相对比较集中。
    (同期)种丹妮:现在没有那么多戏份了,接下来又要讲回爱情纠结,没那么多戏了,可能是这几集相对比较集中而已。我的戏份多一些只是在中间这一块,前边,人物第二三集才出场,也没有很多,只是最近比较集中,小小君(剧中角色)创业这块比较集中。我的团队肯定没有介入,剪辑以后也是播出时才能看到。我们也想提前看,只是看到的都是片花,具体每一集我们都没有看到过。
    (解说)而对于网络上“声讨”自己戏份偏多的声音,种丹妮表示,自己当初接戏时也有心理准备,只是“声讨”声音上升到家人让自己很难受。
    (同期)种丹妮:肯定有一点担心,微博底下全都是各种不好的言论,有的会比较(偏激),可以说我,但上升到我自己的家人就会有一点难受。目前还在工作中,拍戏,接到剧本也做好了一些心理准备,毕竟要跟女一号抢男人,竞争,肯定多多少少会有争议,但确实没想到会变成现在这样。更没想到戏份会多过诗诗姐,这怎么可能呢?
    (解说)影视剧配角戏份多过主角现象其实屡见不鲜,曾创作过《爱的妇产科》等多部知名电视剧的编剧马德林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同期)马德林:经常会出现,从编剧角度来说,一般一号人物难写,牵扯到正面、腹黑的东西不能写,需要光辉形象,好多电视剧都会产生主角玛丽苏、杰克苏,反而边边角角的角色戏份比女主好看,更多的是体现了人性,最真实的人物。加上演员表演,知名演员有偶像包袱,配角更加放松、自然,会让观众喜欢。再就是剪辑,我们读剧本,主角和主线故事没问题,因为我们心中读它的时候会有个节奏感,但拍摄完发现画面要调整,就会出现女一号减掉一些,调整整体节奏,失去一部分画面。
    (解说)同时,马德林认为艺人介入后期剪辑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
    (同期)马德琳:艺人介入?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演员是单一的工种,除非参与了制作有决策权,否则演员不要说参与剪辑,就连在哪剪都不知道,而且剪辑师也是有职业操守的,拿了制作剪辑的工资,就要凭着职业操守去剪,也会有导演后期把控,没有权利给哪个演员多剪一些。但是也有演员直接参与了戏的投资,也有制作商朋友亲戚演了戏,角色好多画面,但戏本身没有更多关系的情况。中新网路伟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