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上海纪念抗战胜利演出进入高潮
在救亡戏剧作品朗读会上,6位老戏骨与7位青年演员以剧本朗读形式重现三出经典话剧。图为娄际成、张名煜和魏宗万表演《法西斯细菌》。早报记者雍凯图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明天就将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上海的剧场和文艺舞台将全面开展各种纪念演出。昨天,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救亡戏剧作品朗读”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上演,上海话剧界新老话剧人同台呈现了三部抗战时期的经典救亡戏剧。与此同时,包括上海京剧院、沪剧院在内的各大院团纷纷开展纪念展演。宝山沪剧团以《挑山女人》的原班人马建组了一台抗战题材新剧《乡魂》。此外,上海音乐学院也创作了以犹太人小提琴家阿瑟·乌纳在国立音专的任教经历以及与学员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大型原创音乐剧,将于9月1日至3日在兰心大剧院上演。
作为上海演出的重要阵地,东方艺术中心从今年4月起的半年时间内将上演20场纪念演出,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合唱、舞蹈、话剧、戏曲等各大艺术门类,演出高潮将在本月开启。
东方艺术中心纪念演出延续半年多达20多场演出
在今年4月以来,东方艺术中心已经先后用近十台音乐会奏响反法西斯首乐章。其中包括“经典回眸——《黄河大合唱》音乐会”、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80周年——世界名曲交响音乐会、大型民族管弦乐《和平颂》等。5月,俄罗斯圣彼得堡交响乐团由俄罗斯功勋指挥大师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夫指挥,重现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上海歌剧院在5月9日欧洲独立日这一天,策划了“胜利——肖斯塔科维奇交响作品音乐会”。此后几个月,中国作曲家冼星海诞辰110周年纪念音乐会、屠巴海指挥“中流砥柱”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音乐会、从胜利走向辉煌——中外经典电影交响音乐会、著名中外二战电影主题曲音乐会等纪念音乐会纷纷上演。
而本月开始,纪念抗战胜利的演出将进入高潮。9月10-11日,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打造的《梅兰芳》将揭幕东艺2015/16新演出季。这部剧是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担任艺术顾问,一经亮相便获得辽宁省第九届艺术节金奖及7个单项奖。该剧以舞蹈之形演京剧之神,展现了梅兰芳的家国情怀和艺术挣扎。
戏曲与戏剧则是此次系列纪念演出的重要组成。10月1日-7日,中国国家京剧院连续七天七场演出在东艺举行。其中包括两场大型京剧演唱会以及《赵氏孤儿》、《杨门女将》、《梅尚程荀》、《白蛇传》、《红灯记》在内的七场京剧传统。京剧名家刘长瑜、冯志孝、杨春霞、张建国、董圆圆、宋小川、叶少兰、迟小秋、张建国、邓沐玮等将一一亮相。
10月1日,现代经典名家名段演唱会中将唱响《红灯记》《沙家浜》《平原作战》中表现抗日战争的现代京剧唱段。而作为“八大样板戏”之一的《红灯记》全剧也将于10月7日上演。
11月10-11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原创大戏《中华士兵》也将在东艺上演。该剧有国家话剧院建院以来最大的剧组,也是国话排演过规模最大的戏。
各大文艺院团纷纷创作演出抗战题材
除了剧场演出纷纷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各大文艺院团也是创作演出不断。
昨天话剧艺术中心举行的朗读会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几代话剧人难得聚首,由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俞洛生执导, 6位“老戏骨”娄际成、张名煜、郑毓芝、刘玉、魏宗万、徐幸,与七位青年演员兰海蒙、丁美婷、李超、吕游、刘玉婷、魏琪昊、赵青怡同台呈现,分别以剧本朗读的形式,重现了于伶创作于1939年的《夜上海》、夏衍创作于1942年的《法西斯细菌》和郭沫若创作于1942年的《屈原》。演出配合具有时代性的造型、多媒体影像及画外音等,以朗读为主、表演为辅的方式,为新老观众展现了70多年前抗日救亡戏剧的独特魅力。
此外,由上海京剧院策划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不可磨灭的记忆》专场演出正式建组开排。这场以抗战为主题的纪念演出,将由《1937,上海最后的阵地》、《沉船之夜》、《歌台深处筑心防》三个原创小戏组成。三个故事分别以四行仓库保卫战、江南造船厂智沉“民生”号军舰事件、周信芳演出抗日剧遭恐吓禁演以及三高中生兆丰公园舍身锄奸事件为创作素材。演出将于9月24、25日晚上演于天蟾逸夫舞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京剧院的这台专场演出主创团队均由80后、90后青年人组成。
在现实主义创作上颇有优势的沪剧艺术同样有抗战题材剧目。这几天,上海沪剧院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以新编原创大戏《邓世昌》和经典传承剧目《红灯记》《芦荡火种》三台大戏五场演出,推出了“沪剧抗战题材优秀剧目演出周”,经典作品依然具有跨时代的魅力。
与此同时,在沪剧《挑山女人》之后,揽获全国各大奖项的宝山沪剧团以原班创作人马本周再度建组,将创作一部根据民间传奇“冤魂杀鬼子”改编的沪剧《乡魂》,于下月首演。全剧根据至今流传在浦江镇的民间传奇故事改编,讲述了抗战时期老百姓运用民间智慧和日寇斗智斗勇的故事。担任艺术总监的华雯强调,虽然这是部抗日题材剧,但会非常“接地气”:“我们不想对主人公进行‘拔高’。剧中人就是一群最朴实的农民。”和传统沪剧总打“苦情牌”不同,导演秦雷将在沪剧中融入喜剧元素,“用闹鬼来杀敌,这本身就很能体现老百姓的智慧,整个传奇都充满着民俗风情。所以我们在处理上不会按照一般抗日题材的路数走,而是另辟蹊径用诙谐手法来讲这样一个故事,总体呈现轻喜剧风格。”
作为上海演出的重要阵地,东艺在半年内将上演20多场音乐会、舞剧和国家京剧院连续七天的演出。此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京剧院、沪剧院已开排多个纪念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