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内策尔凭借《孩童姿势》获得金熊奖
直到现在,这个没有如同台湾电影新浪潮一样签订宣言抑或和法国电影新浪潮那样发起街头运动的“罗马尼亚新浪潮”,在一批年轻的电影导演之中,以不约而同又心照不宣的拍摄理念与方式形成了自然一体的表达主题与艺术风格。主题上离不开三点:对1989年政治革命的反思、对1989年前社会主义的历史回忆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关注与批判。因此,有人认为他们是踩着前共产主义的尸体登上国际影坛,就如同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在八九十年代受到的批评和第六代导演贾樟柯被人诟病为“揭中国短向西方献媚”一样,这样的指责我先不站队,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历经政治风波的国度,电影必然会跃起一股浪潮,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
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尼亚新浪潮”可统一为:长镜头、固定镜头、手持摄影、自然光、低照度、生活化表演所构筑而成的现实主义风格,而在我看来它们更像是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及台湾新电影的一次延续,本质上是巴赞长镜头理论和真实美学的继承者。不过,实际点来看,这种拍摄方式就如侯孝贤常说的那样,比较省钱。
既然要说蒙吉,我也就不对这批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作品做具体分类与比较。蒙吉的四部导演作品的背景都是基于1989年前齐奥塞斯库的统治时期,于历史的基底筑起高楼,在主题上他不断深挖掘,在风格上他在保持自我的同时又不限于类型。
不重复!蒙吉悲剧喜剧两手抓:《黄金时代的故事》与《四月三周两天》
蒙吉曾说,他不愿去重复一个模式,他认为当今的问题是50多部电影里每一部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而他要不断试验新方式。诚然,蒙吉目前的四部长作就可简单划分为悲喜剧两种类型,可以确切看出他两手都抓的好,一部比一部有想法。
在《四月三周两天》之前,蒙吉就写完了《黄金时代的故事》剧本,他把剧本拿给很多年轻人看,年轻人的反应基本上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一定很酷”,蒙吉认为把独裁统治时期认为很“酷”的想法实在太危险,他便搁置了这个项目,似乎是《四月三周两天》的成功以及在国内票房的表现促使蒙吉重拾了《黄金时代的故事》,而我认为这个短片故事集不仅是了解齐奥塞斯库当政时期社会面貌的有趣范本,也丝毫不会让年轻一代感受到“酷”,特别是曾在共产主义统治下和正处于社会主义国度里的每一个人。